中药材农药残留现状、来源、检测方法、降解措施
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当前中药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。以下将从农残的现状、来源、检测方法以及降解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。
一、中药材中农残的现状
目前,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较为严重。野生的中药材资源逐渐枯竭,大量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出现在市场,给中药材中农残的检测带来了挑战与机遇。许多中药材品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,如有机磷、氨基甲酸酯、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等农药残留。
世界各国对中药材的农残指标提出了严格限制,这已成为实施中药材 GAP(良好农业规范)的重点和难点,也成为实施中药材 GAP 的薄弱环节。例如,2020 年版《中国药典》规定植物类中药所有品种需检测 33 种农药残留,并对其定量限做出了规定。
有研究对 1017 份 10 种中药材样品中的 168 种农药进行了同时测定,结果显示 89.2% 的样品包含一种或多种农药残留,且 60.5% 的样品中残留浓度低于 0.02mg/kg,表明残留水平相对较低。
二、中药材中农残的来源
种植过程中施用农药:一些药材病虫害加重需加强农药的使用,这是中药材中农残的主要来源之一。例如,为防治病虫害,种植者可能会使用各种农药,但如果使用不当,就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。
土壤污染: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可以被中药材吸收,从而导致农残超标。此外,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也可能与农药相互作用,增加农残的毒性。
水源污染:灌溉水中的农药残留也可能被中药材吸收,从而导致农残超标。此外,水源中的其他污染物也可能与农药相互作用,增加农残的毒性。
空气污染:空气中的农药残留可以通过沉降等方式进入土壤和中药材中,从而导致农残超标。
三、中药材中农残的检测方法
免疫分析法: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检测方法。该方法具有快速、灵敏、特异性强等优点,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,如需要制备特异性抗体、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等。
色谱法: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(GC)和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等。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、分析速度快、灵敏度高等优点,但也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,操作相对复杂。
分子印迹膜电喷雾电离质谱法(MIM-ESI MS):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中药材中的四类农药残留,包括有机磷、氨基甲酸酯、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农药残留。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,MIM-ESI MS 由于分子印迹膜的特异性识别和独特富集作用,检测限可提高约 50 倍。
四、中药材中农残的降解措施
物理方法:物理方法包括清洗、去皮、蒸煮等。这些方法可以去除部分农药残留,但效果有限,且可能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。
化学方法:化学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试剂进行降解等。该方法可以快速降解农药残留,但可能会产生新的污染物,且需要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条件。
生物方法:生物方法包括使用微生物、酶等进行降解。该方法具有环保、高效、特异性强等优点,但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,以提高其降解效率和稳定性。
综上所述,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。加强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农药管理,提高农残检测技术水平,研发高效的农残降解方法,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2025年《中国药典》禁用农药扩围:禁用农药从 33 种(55 个单体)增至 47 种(72 个单体),新增甲磺隆、甲拌磷等 14 种高毒农药。
如何有效解决中药材中甲拌磷超标问题?
有多年农残治理经验的润联认为:农残去除的关键不是液体,核心是去除方案。方案的核心应该概括为以下几点:
1、去除剂的优劣,市面上去除农残多半采用福尔马林浸泡等方式,所以选择一款安全有效的农残去除剂很重要。润联旗下的农残去除剂,可以对农药残留起到氧化作用,加速分解药材上的残留农药。
2、 治理经验是否丰富。中药材种类众多,即便是同一种药材在不同地域种植,农残含量不同,所使用的治理方案也是大有不同。润联在全国各大中药材种植区域都有很多成功的客户,有着丰富的治理经验。
提供中药材甲拌磷、黄曲霉毒素、克百威等农药残留去除方案,帮助中药材客户解决中药材农残难题。详询润联张工18938962967微信同号。